发布于 2024-08-01
1、根据国家保密局修订下发的新的管理办法规定,涉密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和单项三种,并引入了评估机制。1)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承接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业务,并仅可承担本单位承建的涉密信息系统的系统服务和系统咨询工作,不得从事其它单项资质业务。
2、保密资质:全称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保密资格认证是国家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的保密基本条件的评价和认可,是企事业单位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必要条件。涉密资质:全称为涉密系统集成资质。该资质是从事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单位需要取得的。
3、其中,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规定了以下内容: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格的认定标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应当具有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并经过保密资格审查合格,才能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等工作;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格的认定程序。
4、二级保密资格单位可以承担机密级、秘密级科研生产任务;三级保密资格单位可以承担秘密级科研生产任务。注:目前来说,民营企业只能办理二级和三级保密资质。什么是涉密资质?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是指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监理和运行维护等活动。
5、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等级。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乙级资质单位可在注册地省(区、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机密级、秘密级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1、具备所需的工作条件和场所,包括符合涉密需求的办公室、服务器室等设施,并保证这些场所的物理安全。具备专业技术人员,应聘人员须接受安全背景调查,确保其经过审查后符合相关安保要求,并确保工作中不会泄露任何涉密信息。
2、依法成立三年以上,具备良好的诚信记录。 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人员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无境外(含香港、澳门、台湾)投资,国家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 取得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资质,具有承担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专业能力。
3、法律分析: 申请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备法人资格。 企业需依法成立并运营满3年,具备良好的诚信记录。 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企业员工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企业不得有境外(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投资,除非国家有其他明确规定。
4、一)有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保密工作;(二)保密制度完善;(三)从事涉密集成业务的人员经过保密教育培训,具备必要的保密知识和技能;(四)用于涉密集成业务的场所、设施、设备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五)有专门的保密工作经费;(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保密条件。
5、在国内,申请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应具备特定条件。首先,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中国的保密法律法规,并拥有完善的保密管理体系。具备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一级或二级资质是必要条件。同时,要求有网络安全集成的成功案例作为实际能力的证明。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种类主要包括系统、系统咨询、软件开发、综合布线、安防监控、屏蔽室建设、运行维护、数据恢复、工程监理等。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和乙级,每一级均包括9类单项资质,分别是系统集成、系统咨询、软件开发、综合布线、安防监控、屏蔽室建设、运行维护、数据恢复、工程监理。其中,国家保密局受理甲级资质申请,省国家保密局受理乙级资质申请。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和乙级,每一级均包括9类单项资质,分别是系统集成、系统咨询、软件开发、综合布线、安防监控、屏蔽室建设、运行维护、数据恢复、工程监理。其中,国家保密局受理甲级资质申请,省国家保密局受理乙级资质申请。涉密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和单项三种资质。
涉密资质分为三种:系统集成资质、单项资质和甲级、乙级之分。新的管理办法引入了评估机制。 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和单项三种。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承接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业务。同时,只能提供本单位承建的涉密信息系统的系统服务和系统咨询,不得从事其他单项资质业务。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评定是基于单位的资本构成、人员构成、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保密设施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的综合评价。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等级。甲级资质单位具备处理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涉密信息系统业务的能力;而乙级资质单位则可以处理机密级和秘密级的涉密信息系统业务。
涉密系统集成资质,是指从事涉密系统业务的单位所需要具备的从事涉及国家秘密活动的资格和保守国家秘密的能力。这里的“涉密系统集成”,包括涉密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等工作。 根据国家保密局《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的规定,涉密系统集成资质实行行政审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