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定制汽车软件(定制汽车的软件)

发布于 2024-06-10

D1落地:不造车的滴滴重定义汽车,未来五年投放100万辆

1、事实上,按照滴滴的十年规划,D1 指的是滴滴与车企的第一代定制车。 D1 为共享出行做了大量的重新设计。 一位滴滴出行工作人士告诉汽车之心,D1 基于全新的平台设计,由比亚迪搭建专门的产线,使用比亚迪刀片电池,续航可以达到?418 公里。

2、D1完全将用户数据截留在了滴滴手中,用户直接与滴滴产品联系,比亚迪只是代工厂。就像共享单车一样,用户只知道骑的是青桔单车,谁生产的青桔单车并不重要。

3、作为一家轻资产互联网公司,滴滴没有造车背景,但乘用车是出行企业始终离不开的主体。日前,滴滴举办的开放日上发布首款定制网约车D1,该车是由比亚迪、滴滴联合推出的车型,花费三年时间打造,将主要用于网约车运营等场景。12月滴滴将在长沙首先投放。

4、滴滴出行副总裁杨峻在介绍D1时表示,“这是一款专为共享而生的新物种,包含了三大独特设计理念:一是“由内而外”设计,二是产品即服务,为用户(司机和乘客)专属设计,三是通过数据赋能,智能可迭代。D1首次在数据层面将整车数据与滴滴平台数据打通,实现了线下交通工具与线上运营平台的结合。

汽车软件如何「卷」向生态繁荣?

新能源化固然重要,但新能源车毕竟还是汽车,本质还是载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因此提供出色的驾乘感受,甚至为用户带来驾驶乐趣,还是最基础的层面,这一点可千万不要本末倒置,这方面,如长城汽车这般有着更深厚技术积累的传统汽车品牌具有天然优势。

同时加大与“政、产、学、研、用、金”六大领域的合作;二是通过行业组织不断推动软件标准的制定,构建生态体系;三是建立评估和遴选体系,避免行业内扎堆内卷;四是加强人才培养,例如派出企业里的技术骨干进行汽车软件和基础软件共性技术的在线授课。

东风汽车与华为深度联手,共创智能汽车新篇章东风汽车与华为的战略合作正式落地,二者联手进入了全新的合作领域。作为中国豪华电动越野的领军品牌,东风猛士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实力和优势。此次战略合作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智能汽车生态的繁荣发展。

“我们希望这个驱动不要完全由主机厂驱动,而是供应链之间也能相互发生关系,相互创新,主机厂再去做集成。作为生态终极的方式,我们觉得应该是网状的、星形的结构,再也不是主机厂为中心了。

如果不能建造自己计算架构之上的软件生态,就不能掌握自主整车包括智能电动车的创新主动权。 多维开放的好处,就是提升主机厂的差异化竞争力,加快研发创新的速度。面向高阶智能驾驶全场景落地,围绕征程5,地平线形成了国内最繁荣的软硬件生态矩阵,协同开放的生态体系满足了整车厂在效率以及差异化上的量产需求。

可以预见,智能汽车整体发展是依托硬件的支撑、软件的提升,以及生态共建的趋势向前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软件的复杂度和开发难度在逐年增加,其中难度最大的是全栈自研。严俊杰建议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构建智能汽车协同发展的生态。

理想汽车的一场智能软件发布会,究竟更新了我们哪些认知?

1、前有蔚来推送Banyan 0版系统OTA,后有理想0版和小鹏Xmart 0升级,蔚小理三家在华为之后也推出了自己的年度重磅更新。除了蔚来,理想和小鹏都评价各自的更新内容是“重磅”、“史上最大更新”。

2、月26日,小米举行新品发布会,发布小米14和新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同时将小米集团战略由“手机×AIoT”升级到“人车家全生态”。 尽管发布会全程没有提汽车,但从10月17日小米预告小米澎湃OS到发布会前,雷军已经在微博上为小米澎湃OS做了不少介绍,都与汽车有关。

3、年3月,威马汽车正式发布了Living Pilot智行辅助系统,随后在首款车型威马EX5上实现量产,达到L2级别智能驾驶辅助。

东软睿驰发布SDV全栈智能方案新产品,汽车开放系统架构全线升级_百度...

基于这样的趋势和历史机遇,东软睿驰充分发挥自身软件能力的优势,在自主开发SDV全栈智能方案方面不断的实现产品、功能的快速开发和迭代,打造更具品牌核心竞争力及差异化的产品,构建符合行业规范的自进化汽车软件开发及服务体系。

在此背景下,东软睿驰提出并构建了openVOC开放技术框架,即在一颗芯片上构建“整车核心智能化软件功能”所运用的“硬件形态+软件架构”,其软件架构更加开放,任何一个应用都可通过软件的服务化接口,访问车上全部硬件功能,第三方开发者也能够更容易地参与到智能化软件的开发,与汽车工程师一起开放共创。

综合来看,主控芯片正朝向异构多核、高集成、低功耗等更高性能的方向迈进,同时也推动了域控制器升级和量产落地,东软睿驰等Tier1企业也在芯片技术的变革之下,与合作伙伴展开更多、更深入的合作,这对电子电气架构发展和软件定义汽车带来了极具意义的影响。